2017年7月份,国务院印发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提到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课程,并为一些机器人竞赛加入了应试加分机制。
经历过高考的家长们自然明白其中的奥秘,当有所谓的业内人士发出“不会编程的孩子,就像现在不会英语的孩子一样让人焦虑”的声音时,一些家长恐怕已经迫不及待地交钱给孩子报班。
事实却也如此,浙江省教育厅早在2014年就把信息技术(含编程)正式纳入高考考查科目之一。教育部也在2016年批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、跨学科学(STEAM教育)、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应用。培训学校的营销说辞,虽然有添油加醋的成分,倒也没有偏离既定事实。
再比如对家长鸡汤式的教育。埃隆∙马斯克9岁就开始学习编程、马克∙扎克伯格10岁开始学编程,乔布斯和比尔∙盖茨也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就开始接触编程了……学习编程几乎成了孩子变优 秀的必要条件。
甚至不乏一些现实题材的案例,比如杭州15岁高三女孩郭文景因为获得了奥林匹克信息竞赛奖项,更终被哈佛本科提前录取;长春三名高中生邹雨恒、吴一凡、王天懿因“电脑玩得好”,被保送京学清华……类似的案例可以说不胜枚举,并广泛见著于各大少儿编程平台推送的微信公众号里。
在孩子的“课外活动”中一直都存在一条鄙视链,乒乓球、羽毛球等大众运动自然要输给钢琴、小提琴等艺术课,马术、高尔夫、击剑等“高雅贵族运动”又凌驾于艺术课之上,凭借脑力优势的“少儿编程”更终轻松站在了鄙视链的顶端,尤其是在教育部明令取消奥数高考加分之后。
少儿编程奇迹般的爆红,恐怕不是家长们想让孩子们当程序员的结果,一些家长已经形成了比较理性的认知,却不等于少儿编程已经从小风口成长成了大风口。
少儿编程该如何走出瓶颈?看到的答案其实有很多。
不过,照搬国外的课程体系是否奏效仍没有定论,国内少儿编程的课程标准何时出台也缺少准确的时间点。对于少儿编程市场的玩家而言,如何让市场从小风口成长为大风口,除了创业者的不断试错和投资者的摇旗呐喊,还需要一些中国式的玩法。
少儿编程的小风口,几乎是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一手缔造的,倘若大部分省份将编程加入青少年的必修课,少儿编程的黄金赛道似乎不会有太多质疑。编程教育从非刚需到刚需,改变的不只是家长花钱的态度,还有一整套的教育体制,比方说编程课的普及势必要调整数学课的教学,大学课程中才涉及的“贝叶斯定理”可能要深入浅出的灌输给中学生们。
简而言之,编程在公立学校下沉的速度,左右了少儿编程往前走的快慢。
另一个玩法可能是以比赛促发展,“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”就是一个例子,前后两年作品提交数量的15倍增速,不难印证家长们对于类似比赛的热情。
较为理想的方案是设计好比赛机制和级别标准,一是增加编程的生命周期,如果钢琴课程没有比赛定级,恐怕不会有今天的疯狂;二是扩大比赛的市场影响力,逐渐向县市级比赛渗透,创造“应试培训”般的行业机会;三是让比赛成绩逐渐影响升学之类的核心痛点,尽管门槛很高,却是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方式。
当然,一切美好希望的前提是:少儿编程可以跳出粗狂生长的局面,在鸡汤式的洗脑外,让家长感知到编程教育本身的价值,可能是教给学龄期的孩子玩乐高,可能是让孩子编程过的机器人跳舞,也可能是启蒙还在在算法上天赋……总之,市场很大,机会很多,同时也需要引路人